欢迎来到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中心
工作动态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研讨会


为加强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师之间科研及学术交流,集思广益,促进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并动员教师整合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促进内部合作。11月7日下午2点,在周次明副主任的主持下于光纤中心707会议室开展了本年度第一场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王宁老师主讲,其演讲题目为“光流控技术及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

王宁老师针对近年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光流控学”,介绍了光流控技术在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并结合自己课题组近两三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基于光流体芯片的水质检测技术与在线监测系统、光流控光纤传感器、光催化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汇报结束后,提问环节中老师们针对王宁老师的研究工作展开了探讨,熊家国书记、王立新老师、周次明老师、杨明红老师等对王宁老师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尤其关于如何从基础研究走向工程应用化道路等方面。最后各位老师对王宁老师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发展等问题也提出了建议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


    众所周知,微流控技术采用微结构管道(微米尺寸)处理微小体积流体 (微升或纳升),在精细流体控制、可调谐、可重构和平行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优势,并已在生物分析和药物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基于微流控学衍生出的光流体技术,其目的是协同光学/光子学和微流体两个交叉学科并利用两者的优点它的出现为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如生物传感和化学分析、光捕捉和光操控、能量转换和光子系统等,不难发现它们都拥有其共同得特点:光、流体及两者相互作用。因此,利用光流体技术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并发挥多学科优势和探索新型传感机理是极有必要的。而“光纤上实验室”技术进一步将光纤传感技术与光流体技术进行学科交叉,提出在微纳光纤上构建微型实验室,并引入功能/副敏感材料和物质,利用在光纤微纳尺度范围内易实现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的优势,同时利用光纤的光学通道获得光学测量结果,非常适合于开展微尺度的光物理学、光化学、光生物学等实验研究工作。

    因此,光流控技术与光纤上实验室技术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微纳实验平台,探索新型传感机理和研制新型传感器件。从理论和技术实现角度来说,光流体结合多种光学检测方式且易于与光纤传感器集成,且对构建光纤生化反应微型实验室具有操控性更强、集成度更高、检测时效性更强、可原位实时在线探测等优势,完全有潜力应用于环境、能源、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